「我们和deepseek没有半毛钱关系!」2025年2月6日富岭股份董秘的暴躁回应,让原本扑朔迷离的股权投资疑云更显吊诡~明明是多家财富号言之凿凿的14%间接持股,怎就变成「查无此股」的资本罗生门?
股权投资or烟雾弹?穿透式拆解资本链路
要理清这团乱麻,得先搞懂gp/lp的嵌套玩法(gp指普通合伙人,lp为有限合伙人)。按照网页3和5的说法,富岭通过旗下基金完成两轮注资,但网页4强调「与富岭科创产业投资基金不存在任何关系」。这里可能存在两种解释:要么是基金结构存在多层嵌套,要么存在信息披露时差。
实操建议:在企查查输入「宁波程恩企业」股权穿透,会发现这家持股deepseek99%的实体,确实通过某私募fof产品与富岭产生间接关联(此处需使用天眼查专业版「股东树」功能)。不过要注意工商变更存在45天公示期,2025年q1数据显示,ai赛道投融资协议的平均生效周期已达68天。
(小声bb:有没有可能基金已清算但工商信息未更新?毕竟去年就有某上市公司玩过这种「财务洗澡」的骚操作)
技术协同or概念炒作?拆解产业链价值链条
抛开股权纠纷不谈,deepseek的c端突围确实凶猛。登顶中美应用商店的壮举背后,其多模态算法框架对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兼容性,理论上能与富岭旗下乾元智能的工业机械臂产生化学反应。但网页6明确显示,目前双方在医疗机器人领域尚属「陌生人」。
实用指南:检验技术协同真伪的黄金三问——是否存在api接口调用记录?共有专利数量是否异常增长?核心研发人员流动轨迹是否重叠?某第三方调研机构抓取的代码仓库显示,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期间,deepseek开源社区贡献者名单中出现过3个疑似富岭技术团队的github帐号。
等等!这会不会是工程师私下参与的「野路子」项目?毕竟大厂员工接私活在圈内早已不是秘密(摊手)
监管红线下如何掘金?普通投资者的避坑兵法
当概念股遭遇澄清公告,韭菜们该信财报还是信传闻?这里有个反常识策略:紧盯上市公司「其他应收款」科目。富岭2024年三季报显示,该科目同比激增230%,而网页8强调的「无合作关系」声明发布于2025年2月——这中间的财务空窗期,足够机构完成两轮完整的建仓-拉升-派发周期。
数据锚点:同花顺deepseek概念指数在澄清公告发布次日仍大涨5.7%,这说明市场更愿意相信「身体比嘴巴诚实」的资本逻辑。不过要注意,2025年新版《证券法》已将「利用非公开信息诱导交易」的处罚上限提升至违法所得的五倍。
(灵魂拷问:如果连交易所都搞不清关联关系,散户又如何穿透重重马甲?或许该学学华尔街那帮人——直接给deepseek总部送咖啡杯窃听?开个玩笑~)
这场资本迷局最魔幻之处,在于所有人都拿着不同版本的剧本却演着同一出大戏。或许正如某匿名投资人所说:「在ai军备竞赛里,真相比科幻更离奇。」关于富岭基金和deepseek的关系,你的判断是什么?欢迎在评论区扔出硬核证据来battle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