歼70战机试飞震惊世界真是科技狂欢吗?
那天刷到歼70战机试飞震惊世界的视频,我正蹲在城中村大排档嗦粉。油渍斑斑的手机屏上,银灰色残影划破云层时,隔壁塑料厂突然爆出刺鼻烟雾。这玩意飞得比老板克扣的加班费还快,可我们车间里的老张还在用扳手拧生锈螺丝。
你问这和战斗机有啥关系?我盯着流水线上机械重复的手臂,突然觉得歼70的尾焰像极了老张偷偷抹的眼泪——燃烧得轰轰烈烈,落下来就成了灰。
歼70战机试飞震惊世界藏着什么悖论?
科技博主都在吹捧气动布局多牛逼,可我家楼下煎饼摊大姐说得更狠:“这飞机要是能送外卖,我能少跑三百单。”她抡着铲子把面糊甩成圆,动作比歼70的机动翻转还精准。我们到底要惊叹技术飞跃,还是该揪心菜场猪肉又涨了三毛?
记得去年冬天雾霾锁城,朋友圈疯传歼70在能见度5米的环境试飞。当时我戴着三层口罩想,这铁鸟的导航系统怕不是比我的生活方向感还强?
歼70战机试飞震惊世界撕裂了谁的美梦?
有人把试飞视频配上悲壮bgm,弹幕刷满红色爱心。我却想起老家后山那片突然消失的松树林,政府通告写着“军事用地”。松针腐烂的味道混着新翻的黄土,比任何航空燃料都呛人。
你说这是必要的代价?我表弟在军工车间干了七年,最近查出了尘肺。他们组装的零件正在万米高空翱翔,可他连楼梯都爬不利索。这种撕裂感,比风洞实验的数据曲线更让人心颤。
前天路过科技馆,看见孩子们围着歼70模型尖叫。有个小男孩突然转头问:“它能带我去找打工三年的妈妈吗?”玻璃幕墙反射的阳光刺得我睁不开眼,展台说明牌上的技术参数突然模糊成马赛克。
我们到底在为什么欢呼?当某个县城中学还在用九十年代的显微镜,首都的军事实验室已经堆满量子计算机。这种割裂比超音速产生的音爆更震耳欲聋,可为什么没人测量这种冲击波的分贝值?
深夜翻到试飞照片,银色机翼在月光下像把手术刀。它剖开云层的同时,是不是也切开了某些更重要东西?我盯着天花板的霉斑,突然觉得那形状像极了未公开的飞行轨迹图。
歼70战机试飞震惊世界那晚,老家微信群在传偷拍的试飞视频。二叔发了条语音:“这玩意儿飞过的山头,埋着你太爷爷的棺材。”电流杂音里,隐约能听见山风呼啸,和三十年前矿难时的风声一模一样。
或许我们都在参与某种行为艺术?一边为尖端科技热血沸腾,一边对菜篮子里的蔫白菜视而不见。歼70的隐身涂层能躲雷达,可躲不过城中村出租屋里漏雨的响动。
现在问题来了:当歼70战机试飞震惊世界成为既定事实,我们要用多少袋水泥才能填平科技神话与人间烟火之间的鸿沟?答案可能藏在那个仍在用算盘记账的社区超市,也可能早就跟着风洞实验室的气流飘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