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首次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,财富高达330亿元人民币,这个数字让整个创投圈都为之震惊。尤其是在ai领域,deepseek的崛起速度堪比火箭,但奇怪的是,这家公司至今仍未进行任何一轮融资。这不禁让人疑惑:梁文锋到底靠什么撑起这么高的估值?
说到deepseek的资金来源,就不能不提它的“亲爸爸”——幻方量化。这个量化基金巨头从2015年开始,就源源不断地为deepseek输血。巅峰时期,幻方管理的资产规模高达140亿美元,堪称deepseek背后的“提款机”。但好景不长,幻方的基金业绩在2021年后急转直下,不得不暂停新资金的募集。尽管如此,幻方还是大方地把量化基金的几乎全部收入都投入了deepseek的ai开发中。
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梁文锋至今不考虑融资?这背后可能有三个原因:
- 其一,幻方的输血已经足够支撑deepseek的研发需求,梁文锋暂时没有资金压力。
- 其二,梁文锋对vc机构的商业化目标与自己长期技术积累的路线存在本质分歧。
- 其三,开放融资可能会稀释股权,影响公司的控制权。
不过,最近deepseek放出多个财务岗位招聘信息,包括cfo、coo等职位,这被外界解读为即将启动融资的重要信号。毕竟,连胡润都公开表示,如果deepseek达到openai的万亿估值,梁文锋有望成为中国首富。
面对这个估值,vc圈的反应可以用“疯狂”来形容。有投资人坦言:“哪怕贵一点,我们也要投进去。”但deepseek的高估值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。毕竟,100亿估值的公司,可不是随便就能投进去的。
未来两年,deepseek的融资可能会引发几个连锁反应:
- 第一,可能会有更多的vc机构开始关注ai基础层的公司,毕竟deepseek的成功证明了这个赛道的潜力。
- 第二,可能会引发一波ai创业公司的估值泡沫,毕竟大家都不想错过下一个“deepseek”。
- 第三,可能会有更多的技术人才流向deepseek,毕竟谁不想跟着首富干事业呢?
总的来说,deepseek的融资情况不仅关系到这家公司的发展,更可能成为整个ai行业的风向标。毕竟,谁能拒绝一个估值超过openai两倍的公司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