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辰恩科技

救命!(s/m)小说真的能改写人生剧本吗?

撕开(s/m)小说的表皮,我闻到铁锈混着消毒水的味道。去年冬天,朋友阿琳把三本打印稿塞进碎纸机时,纸屑像雪片般粘在她冻裂的手背上。她说这玩意比安眠药管用——读的时候心脏抽搐,合上书页又像被抽走脊椎。

救命!(s/m)小说真的能改写人生剧本吗?

地铁站总有人捧着手机傻笑。上周撞见个穿格子衫的程序员,屏幕亮着《驯养法则》第87章。他食指在虚拟鞭痕图案上反复摩挲,鼻尖距离屏幕不到五公分。我突然理解为什么有人说(s/m)小说是成年人的橡皮擦,能把现实里的皱褶狠狠抹平。

但真是这样吗?去年帮表妹收拾大学宿舍,从床垫底下翻出七本批注版《黑色契约》。书页间夹着胰岛素注射记录,蓝色墨迹和血红下划线搅在一起。她说双向情感障碍发作时,那些文字比镇静剂更能让她感知存在。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戴着有色眼镜,把(s/m)小说当成洪水猛兽。

凌晨三点的便利店,收银员小夏给我看她的读书笔记。第143页折角处写着:"他扯断珍珠项链的瞬间,我终于原谅了父亲。"这个把时薪21块掰成三份花的姑娘,说在(s/m)小说里找到了比心理咨询更有效的创伤代偿。她的睫毛膏晕成黑圈,眼神却比霓虹灯牌还亮。

或许我们都错把载体当本质。就像我妈总说抖音害人,却忘了空虚才是病灶本身。那些被批为毒草的(s/m)小说,搞不好正在充当千万人的情绪透析机。去年参加匿名作家交流会,有个写《荆棘鸟》的姑娘现场崩溃——她笔下的施虐者原型,是化疗期间逼她喝符水的神婆外婆。

灰烬里找火星算不算自欺欺人?表弟说他在《镣铐之下》学会拒绝pua,转头又给主播刷了三个月工资。这种黑色幽默让我想起被猫叼走的金鱼,明明在劫难逃,还在玻璃缸里吐着梦幻的泡泡。

现在看着床头那本《锁链与玫瑰》,我突然不懂该烧掉还是供起来。当文字成为止痛片的替代品,当虚构比现实更有温度,我们到底在拯救什么又在摧毁什么?那个在地铁站流泪的陌生人,此刻找到答案了吗?
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